{我读道德经}六十六章:言下与身后的管理哲学
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者,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原文注释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溪流之王,皆因为其善于处低下位置,才能海纳百川。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同理,圣人如要统驭平民,就必须处处谦下于民;如要率领平民,就必须处处将个人利益抛后于民。也因如此,圣人虽在上统驭大众,但大众不觉负累之重;虽处前引领大众,但大众不觉害己之利。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由上如此,天下人都乐于推举拥戴而不讨厌。背后何因?还是因其不争之德,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啊。
二、言下与身后
讲到管理哲学,我还是一贯的从问题开始。
1、首问,人为什么需要被管理?
一个很朴素的问题。那么,如果人不被管理,会怎样?从社会组织看,人若不管理,已经证明,散乱无秩序的离散个体力量根本无法与有组织管理的秩序集群力量相抗衡。一个有效的组织会将各种资源进行一定的专业化分工,亚当·斯密将人类的进步主体就归为专业化分工,分工能大大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而专业化分工是离不开管理的。所以,人需要被管理的原因首要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没有管理的个体无法与有管理的个体相抗衡,没有管理的松散组织无法与有管理的组织相抗衡。于是,管理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演变成了如何管理。这是管理的竞争性一面,管理是效率的代名词,高效率不断淘汰低效率,这就是自然的衍变逻辑。
其二,管理就是立法,你管不管理,它总是在那里。农民按春夏秋冬的四时更替规律,管理着自己的农作生活,家庭按宗族血缘的辈分亲疏自然管理,老子天然有管理儿子的权利。所谓管理,只是现代人找了一个叫“管理”的词汇统名,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实则它也是“道”的一部分,是天地人,每个“我”,每个组织自我立法的代名词。
2、怎么管理?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伟大的管理者?
好,管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怎么管理?这个问题通常更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者能成为管理者,通常有三种情况:天赋之权;法定授予;竞争之得。
天赋之权,比如上述老子管理儿子的权利,古代世袭官爵管理奴仆的权利,公司大股东管理员工的权利等;法定授予,比如老婆大人授予丈夫管理家庭财务的权利,古代君王授予内阁丞相管理行政事务,公司董事会授予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的权利等;竞争之得,比如国家战乱四处揭竿而起的起义首脑,黑帮火拼之后众小弟拥戴的新任教父,行业洗牌之后行业联盟的领头羊公司。
老子的言下与身后,当然没有像我这样去细分哪种管理者,他是一种普适的观点。怎么管理,首先要知道“管理”究竟管什么理什么?在我看来,管理无非两个:管人与理事。理在前,管在后。事,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理事,也即目标管理,是管理者第一要明确的任务;人,是管理的根本对象,管人,也即沟通管理,是管理者第二要明确的任务。
理事,是确定目标,规划路径;管人,是分解任务,沟通执行。围绕事本身,不断校正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一切沟通、反馈、监督与控制,就是管理的精髓所在。
所以,我们知道“事”是管理的唯一目的,但“事”又是怎么来的?三种管理者来说,天赋之权倾向于独裁化,以管理者为主说了算,法定授予倾向于机制化,以按流程决策为多,竞争之得倾向于幕僚化,以老大为首的核心团队共同谋划居多。但不管哪种,老子都认为要言下。
为什么要言下?
1) 言下是管理者搜集更全面决策信息的最佳方法。在道家看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知不知”是一个管理者自知之明的修养,而一个管理者,任何一个决策都会涉及众多人的利益,不管是独裁化、机制化、幕僚化的决策,处而言下的谦虚谨慎都是有必要的,这是对自己,对所有被管理者的利益负责。所以,言下能够充分搜集更全面的决策信息,通过广开言路,让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降到最低,这是言下最实际的价值所在。
2) 言下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美妙的沟通艺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利用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的能量,才能将一个目标完成,天赋异禀但桀骜不驯的人你要言下,内向木讷但大智若愚的人你要言下,平平庸庸但兢兢业业的人还要言下,管理者就是要将自己放到最低、最愚、最弱的位置,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都参与了整个决策的过程,让“事”贯彻进每个人的“我”之中,只有这样,不管是能人还是庸人都会把事当做“我”的事而全力以赴,如果任何决策都是高高在上,命令式,服从制,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引起被管理者的抵触心理,如果还朝令夕改,不透明让人不明所以,则被管理者就会非常累,这就变成了处上而民重。
事理清楚了,人也管到位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配合最终很好的完成了事,但管理结束了吗?没有。事情完成,只是管理的一半。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事情的完成?对,但也不对,而是事情完成之后的结果。任何管理都要有任务目标,而任何目标必须要有个结果。这个结果可以是实实在在的金钱利益,也可以只是一个荣誉的名分,但如何处理这个结果,也是管理者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处理的好,形成一个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处理的不好,管理将成为一次性买卖,不可持续。老子怎么认为呢?老子说,管理者必须以身后之。
为什么要身后?
身后,即不争,不争是道家的基本处世哲学。“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八十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对“道”的最后总结,具体可参见笔者对八十一章的注释。道家哲学里,天也好,圣人也好,从来没有说“利而不有”,也就是道家虽然提倡不争,但从来没有说他可以不要利益,因为如果只是利他,自己完全无利,那么道将不道,为何?道也要存续,也要有良性循环,本质上道哲学,是一门生存哲学,见笔者对六十七的注释。但为何不争,有两层含义:
1) 管理者,也即“我”的利益是蕴含在“道”的运行轨道里的,根本无需去争,也不该去争。管理者,对整个管理的过程都是把控者,从理事的目标,路径,管人的分解,沟通,他的利益是跟事情本身所绑定的,是天然的利益主体,为什么还要去争呢?做好了,利益主体是“我”,不用争,做不好,责任主体也还是“我”,愧疚来不及,还怎么敢再争利呢?所以,何种结局,管理者都不该去争,永远处于身后。
2) 道家追求的是长生,不是为了利益本身,只要能够我存活,其他都可以给你们,所以“我”并不争。在道家的生存哲学里,利益不是说越多越好,虽然管理者贵为利益主体,责任主体,经受了最大的牺牲最大的付出,按道理,利益也应该是最大的,也天然应该是最最多的,但事实上,道家的“不欲盈”会告诉我们,他不需要那么多,他只要够生存的利益即可,其他都可以给别人,所以,这里的还有一层含义是:事成了,你们分吧,只要留一点给我,处身后不争;事不成,是我的责任,“我”理应承担,处身后不争。如此身后,哪个被管理者不被其所信服?哪个还会认为他来领导大家向前跑,会是害我们?
于是,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一个伟大的管理者?
我的答案是:事与人皆言下对待,理得了事,管得了人。事成之后,利益放一边,把自己放在最后,不争利;事不成,责任挑一肩,把自己放在最后,承一切。
呜呼,如果这样的管理者天下人都不乐推,那还有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为之倾力追随?所以,老子都不得感慨,有这样的管理者,平民百姓一定是天下乐推且不会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