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七十一章:知与不知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健康的;不知道认为自己知道,这是有病的。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只有认识到毛病的病处,才不会有这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健康是因为他知道这种毛病的病处,所以不犯这种病。
第一句的理解是本章的争议焦点。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句话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还有一种理解是明明自己知道却当做不知道,假装不知道。
前者是有知和无知的辩证关系,理论上来说,人永远是无知的,无知才是究竟的永恒。看看下面这个图,这个可以无限循环的图我称之为知不知图,可以很好的说明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首先,我们假设一个人的有知是有限的,以圆圈为代表,那么当一个人开始获得一小点圆圈也就是一小点有知1时,他有知的边界所接触到的无知1也相对有限,当经年累月的学习成长,一个人的有知1变成了更大圆圈的有知2,这时候豁然又发现他所接触的无知反倒变得更多了,为什么?因为他有知的边界,也就是探索未知的“触角”也随之扩容变大了。以此类推,越有知的人他所接触的无知也会越多,但这种无知的范畴是小圆圈有知的人所无法可体会和接触的,也就是说,越有知的人会越无知,但同时他又会向更进一步的有知进发。这个有知探索无知的涟漪式循环,将永无止境,停不下,也收不回来,直到生命终结。
所以说,也正是这个逻辑,我们会发现:真正越有知的人反倒越会感觉自己无知,而越无知的人反倒越会感觉自己有知。一样的道理,越有知的人越会发自肺腑的谦卑,因为他自己知道他所不知道的太多了,多的甚至让人睡不着觉,惭愧难当,而越无知的人越会觉得自己了解了世界的一切真理,尽在掌握而无所顾忌。
从有知的不断衍变,无知的边界却是无止境的,它永远需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种保持无知的精神。在我看来,老子的“道”为何一向的如朝阳般蓬勃,如海绵般吸纳,如婴儿般初生,所谓谦卑,所谓柔弱,所谓敬畏,从哪里来,原来都是从“知不知”中来。此故,“知不知”就是每个人要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知就是要从更多的不知中而来。
我们再看对“知不知”后一种的理解,也就是说,明明自己知道,却当做不知道,假装不知道。这一种理解在我看来更多只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其说是“智慧”倒还不如说是小市民的狡黠,充满了做人的厚黑学与阴谋论。一百人读老子,一百人有自己的成像和体会。在过去两千多年中,太多的人将老子当做阴谋论的始祖,甚至一度将《道德经》视为禁书,比如很多篇章的以弱胜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策略都被认为是老子权术与奸诈的有力证明。这一章的“知不知”也不例外,又来了一个所谓难得糊涂的“智慧”。
“道”是无仁,无善,无贤,无美,乃至无真的。何为仁,何为善,何为贤,何为美,何为真?在“道”的伟大相对论世界,并没有答案。这里只有辩证,只有理性,只有客观的事实。而在我看来,没有比“道”更客观理性,更正大光明的东西。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说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的。(《论语•为政》)
知道自己不知道,不要不知道装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而已罢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是国人人尽皆知的名言。但是如何个自知法?明在哪里,很少有人探讨一二。
自知怎么来?是映射而来。就像人照镜子,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必须要找面镜子。
自知,需要学会与人为善,也要与人为恶,更重要需要学会竞争。就像自知的善与恶,边界在什么程度,什么标准,你只有善过,恶过,才会有“自”的参照系。太多的自知之明如需参照,必须下水,躲不开,逃不掉,赖不走。过于沉默的人,封闭的人,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人,不会与这个世界沟通,打滚,纷争的人,还真不见得是最有自知之明的人。
就像更多的有知才能探索到更多的无知,更多的无知才能促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有知一样,人的自知之明,就应该探索更多自己的“德性”,探索自己在跟这个世界,这个同类相争的游戏中反应出来的更多的“我相”从而来了解自己更多的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的镜子在哪里?或许,就是在红尘俗世的的贪、嗔、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