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的心态,我的看法

在《道德经》中,“天下”出现60次,“民”出现32次,“圣人”29次,“国”出现16次,“兵”12次,而《道德经》一共7000字未到,等于平均每100余字就会出现一次“天下”,这个频率是非常惊人的。也正是这个原因,《道德经》在历史上都快被公认的成为一部治国之学,君主之学,权谋之学,大丈夫有为必读之学。易中天在谈到老庄的区别时,大概有个意思谓:老子充满权谋,庄子充满灵慧,老子假无为,实则处处关心政治,心系天下,身忧百姓,成天唠叨圣人跟孔子不是一类?庄子是真逍遥,也实实在在的是真无为,只追求真实而自由地活着,所以说,读《老子》可治国,读《庄子》只修身。

我的看法。

其一,从《道德经》本身来看,我也是认为《道德经》是偏有为之学的,但是我也更认为,从哲学的基本法则来看,在那样的年代,如此一本智慧之学,如果要推理演绎“道”的哲学精髓,或者让更多有识之士来理解,那么试问,不用“天下”,不用“民”,不用“圣人”,不用“国”,还能用什么现实具象来推演呢?此外,我也比较反感所谓的现代人对古人的思想进行评价时,喜欢用历史局限性来表衬自己的独立观点,这有问题,为何?所有伟大的思想都是历史局限性下超越迸发出来的,就像所谓旧体诗的美感,就必须要平仄韵律的局限性来束缚。没有历史局限就没有超越时代的横空力量。

其二,从历史严谨性考究的话,老子与《道德经》是不该完全等同的。老子在目前历史学研究下,是春秋末期的人,姓氏名谁根本无从知晓,所谓“老子”,极可能是一个年纪很老但非常有智慧的老人家,因为尊称,称其为“子”,因为足够老,后称老子,他后来离开中原是确凿的,此后一直遁世,但真的出关时有否被尹喜留《道德经》一书,相当传说,不足为信,加上《道德经》成书年代偏战国中后期,所以,《道德经》我相信有老子口口相传,或者有只言片语的精髓在里面,但不见得全书就是老子亲自所撰写。从我判断,老子这样的大智慧者,基于对道的哲学贯通,什么治国,修身,兵事都是顺带而谈,后来者不该过于功利者的心态一叶障目,而忽略探寻“道”在基础哲学方面的思考。如果我们觅到了道,所谓政治,军事,修身,乃至商业不都是随之而处吗?

其三,《道德经》的下篇德篇,实为“得篇”。得即德,德即得,德是关于如何得的德,上篇就像九阴真经的内功心法,讲道的体,让你明白道是什么,下篇就如九阴真经的武功招数,讲道的用,让你明白道如何用,如何得,也即如何德。一个只看到九阴真经的下篇的人,很有可能只能练出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也正似历史上太多的人读老子只读到权谋,阴谋,欺诈,诡术,没有更多人从道的本体来推演道的用,而能从道的用来反推道体的人那是少之更少了。

以上三点,是我认为今人读《道德经》或理解老子其人比较健康的心态,否则,对于一些聪明有余慧根不足的人,读《道德经》实在很容易误入歧途,走火入魔。近代以来,我们的国民已经为这样的一个自作聪明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个人是谁?毛泽东。他一生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所有的方法论哲学全是老子的学问,他用只知老子其一的九阴白骨抓干掉了老蒋,但无法用同样的招数来治理一个国家,他建国后的反智愚民,文革的人性伦理颠覆,平均主义都源于老子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但可惜他的“道”是邪道,他一生离道的认识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道哲学的实践者,他的失败对后人有极其重要的警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典型老子绝对力量的相对之道,应该怎样理解才更为符合老子的本义, 将在十九章详述。

@2013-04-16 22:16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