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七十七章:损补之道、不欲见贤、天人不合一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一章也是老子道德经的经典篇章之一,也是我个人深受感动的一章,“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时无意中只要看到这一句都会觉得老子真是个让人感动的家伙。虽然在本人的道德经注释系列第一篇就说,如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100人读道德经不同心性不同悟性不同层级的人读道德经也是百变不一。然,从来没有一门哲学在最深处藏有那么深邃的人文关怀,即使这种人文关怀本身也如天地一样可以无仁无情。

一、原文释义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天之道,不正如挽弓射箭么?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抬高了,放下来点,压低了,举上去点;力过猛了,泄放一些,力不够,再添一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正如此,天之道是减损有余以奉不足;但是,人之道却不是如此,其是更损不足以供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个世界谁能做到有多余以奉献于天下?只有心中有道的人。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由此,圣人从来有作为不自恃,有功成不居有,他甚至都不愿让人们看到他的“贤”。

二、再谈天之道

我们简单回顾下,从八十一章到现在,老子已经几次讲到了天道?七十九章,他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参见《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八十一章,最后一句结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参见《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圣人不积、天之道》 )。在七十七章,老子又将天之道索性极具形象的做了个比喻,其犹张弓乎?到现在,老子明言写在文字里的天之道,已有三点阐释:天之道,常与善人,利而不害,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真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吗?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如果天道系统有那么平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比如洪涝,比如海啸?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过反问:什么算灾害?地震,洪涝,海啸是灾害吗?在生命面前或许是灾害,但是在自然面前,在道面前,所谓的灾害才是道损有余的表现,是补不足的开始。“灾害”也好,“灾难”也好,这只是人类的词汇或概念,在道面前,是没什么灾害而言,这只是道的一小小部分。

地震带有周期,已有的生命体还未发觉和规避,而生命的毁灭与再生及适者生存是道的一部分;洪涝的产生有多方面,陆地上一切江河湖泊本来都是大自然自我造就、疏导出来的,在没有什么生命之前,不存在洪涝只说,在没有人类之前,一切Work,更不存在人为的大坝、河堤、南水北调以及千仓百孔的生态破坏。如果真有人类语境的“灾害”,那么“灾害”也还是道的一部分。

甚至我认为,道在久远的历史中逐步孕育了生命,生命也不过才是其小小的一部分,道的无心无仁无情无义,反倒是其孕育生命的前提。更重要是,我们这些所谓的高级生命还得反求诸己,有多少“灾害”不是天道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灾害”呢?

所以,道本身是“有道”的,它一定是动态平衡的,这是道的绝对论。也正因为天之道,是有余者必损之,不足者补之,且损有余而补不足,于是老子提出了《道德经》中其一最伟大的一个思想:无为。

三、无为与人之道

第二节中我们从余损之论,引申到了老子伟大的无为思想。老子无为背后的哲学基础我认为正是这个余损之论,既然挂月月满者亏之,残缺者圆之,既然时雨洪涝者停之,久旱者下之,既然祸福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那么,“我”还是无为吧!

千百年以来,老子除了被阴谋论,就是这个“无为”的被消极论。读老子,人谈无为必谈消极,这是甚为遗憾的。道的一体共生性,在这里不得不开始涉及《道德经》前章的无为了,先作一点阐述。

“无为”究是如何个无为法?其一,无为绝不等同于不为,“无”跟“不”相差万里;其二,“无”是状态,不是动作,是物极必反的极,不是消极也不是积极;其三,有为过了,自然无为定,混浊久了,自然徐静清,动乱多了,自然安以养。无为是利益所向,还是智者谋略都不重要,重要是总会有股力量会牵你无为。这就是守恒,恒就是一,一即为道。

人活一生,无论你积极消极,无论你轻狂成稳,无论你勤奋懒惰,当你消极够了之后自会思忖积极,当你轻狂过了后自会沉淀成稳,当你惰性成灾时自会奋力改变。所谓无为,就是顺道,在我有余时,知道一定会有损的一天,何不趁早洒脱而损?在我有损时,知道一定也会有余的一天,那就要积极而为。如果无为是不作为,老子三番五次谈为而不恃,功成身退,不是矛盾吗?既然不作为,何来不恃?既然有功成,不为何来功成?

所以,无为有为这个问题,对于真正学道的人来说,绝不会区分什么消极积极。就像波峰波谷,就像潮汐往来,该来的我会来,该走的我会走,是消极哭了就哭了,是积极笑了就笑了。苦乐随喜,未来随喜,有无相生,自然而然,“专气致柔如婴儿乎”?从来都说道之玄,我更要叹的是,中国的道文化倒是最真真切切的实在,实用了啊。

然而,依然遗憾的是,老子也无奈的发现,在我们的人类世界,人之道是根本不按这个余损之道来的,不按余损之道,那当然也就不会真正懂所谓无为而处。我们读人类文明史,一个不大成熟的发现是:人类的科技越进步,人类弱肉强食的情况越普遍,马太效应也越发明显。

按照道家的观点,天人合一是至高境界,所有人之道若能按天之道来运行,也一定是能天人永续和谐的,甚至可以永续共存。如果按天之道运行,人类社会应该如何?

四、不尚贤与不欲见贤、天之道与人之道

接着第三节的问题,我延伸点不成熟也不系统的看法:

1、尊重人类的差异性,每一段DNA、天时地利造就的人千差万别,尊重人类差异性,也即尊重人类的多元化发展,就像自然的多元性。

 
2、因为人类的差异性,在物质维度上,富的会富贫的会贫,但要设计提防“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体制,每一代人公平竞争,有好家庭教育与背景的孩子可以更有历练的机会与更好的社会视野,但不能堵塞背景一般的孩子奋发求上追寻自我之路的通道;

 
3、损有余以补不足,让有余的物质补足缺乏物质的人群,让有余的人文补足缺乏人文的人群,让有余的知识补足缺乏知识的人群…………

 
4、人类教育应更多重视“不尚贤”的理念,在同一个领域方向可以提倡竞争,竞合,但不尚贤更多还是提倡人类的多元化发展,有更为丰富的生活与精神追求,让人更像“人”本身的属性去生存,重要是去“生活”。
是的,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是第4点:不尚贤。不尚贤的理念最早也是老子自己提出来的,原话见《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过,不尚贤在老子这里就提过一次,而且似乎轻描淡写,但是学道这么久以来,我对“不尚贤”的理解感受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认为对人类社会的教育问题上。具体,我准备留到第三章注释的时候详细谈点看法。

老子除了在第三章讲过一个不尚贤,在这章他又提了一个不见贤。这里的“见”是jian,还是xian,我觉得问题都不大,是不愿意被见到贤也好,表现到贤也好,都差不多。在《道德经》中,老子曾一二再再而三的提到圣人的无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但是到了这章,更狠,直接让圣人不欲见贤了。

想想我们的“圣人”同学也真可怜,没事的时候吧,无为而处世,有事的时候吧,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事,事好了吧,明明大为却要不恃,不仅不恃还要不居功,好吧,不居功就不居功,让世人知道有“我”这个人总可以吧。老子说,不行,要不欲见贤。你大爷!

圣人是如此的“苦逼”,所以历来,圣人就像鬼魂,大家都在谈论他,但是连老子他自己都没见过他。而最后,没见过圣人的老子自己,被我们这些后人视为了圣人,甚至连那个总体思想并不算顶尖入流的孔丘同学竟然也被尊为孔圣人了。可惜很显然,孔丘自己知道是要脸红的,而老子如果知道孔丘都可以被尊为圣人,那他打死也更不愿被尊为圣人了,何况他压根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不欲见贤呀,连这《道德经》六千多字本来都懒得给你们写,圣根毛啊。

是啊,圣根毛,如此圣人谁愿意当圣人?于是,我们看到,圣人有几个特点:传说中的圣人一般在上古,圣人常跟天道像基友一样一起出现,说圣人的人自己从来也没见过圣人,说圣人最多的那几个人自己成了圣人。

开了一些玩笑。事实上,不“欲”见贤的“欲”是关键,这个“欲”字是真正天道与人道的核心区别所在:不仅欲,是真的欲。

天道,因为无心无仁无情无义,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们对它骂爹操娘有之,感恩戴德之有之,敬畏有之,轻侮有之,贤与不贤对它来说无意义。老子在圣人与天道的要求上基本是同等规格的,只可惜人类毕竟是人类,喜怒哀乐,虚荣心,好色心,纷争心,在我看来:人道可以无限接近天道,但是是不可能天人合一的。最核心的只有一个原因:人类的器官天然种植了欲望参数,人类的思想受限于他的肉体。

宗教上的释迦抛却宗教外衣还原历史人物,也是在30岁之前穷奢极欲了一个王子所有的欲望之后才去觉悟修行,老子骑青牛出关,也已知天命之年。整个人类历史,到至今究竟有多少人看破了红尘,悟了道,逍遥自在到能与天道同等对话,寥寥而已。

天道也好,人道也好,人总要有点追求,但人定胜天是愚蠢的,天人合一对整个人类是不现实的。天人虽不合一,有共通有共生,至于合不合一则是少数“人”的追求,他们最后成佛也好成仙也好,对于芸芸众生是不重要的。天人不合一才更符合道,因为迟早“人”是要自我毁灭重头开始的。

然而,我个人依然对老子充满敬意,对学道的人充满敬意,“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我们一生都做不到天人合一,但是做一个有道的人,做一个能有余以奉天下的人是可以的。向同道中人再致敬。

@2012-11-24 21:51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