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圣人不积、天之道
自八十一章后,斗胆开始写点我理解中的老子。自战国以来,不论名家俗家,海内海外,注释解读《道德经》的已超百万字,有时也在想自己是否有必要再来多以累赘,后来释然:姑且就作为一个学道中人的自我修行体悟吧。于是,《我读道德经》与注释无关,与教化无关,与争辩无关,就道是一本我与“我”的对话,我与“老子”的对话吧。
《我读道德经》系列有三点与他人有异:
1、 有始有终,终即是始。道的通达,是无所谓终与始的,我希望是第一个倒序反解《道德经》。
2、 Always Beta的去读道,识道,践道。十年前就接触过《道德经》,断断续续,一知半解,至今懵懵懂懂,与其是注释不如是自行学道的一个法门罢了,这个注释本在我余生希望将一直去迭代新的体悟,直到思考停止。
3、 与老子对话,意味着有同也必然有异,纵然近而立之年,信道基本确信,但是于困惑本身可能至死都是困惑的,同的直说同,异的直说异,你笑或不笑我,对话的平等,老子大人一定会憨然接受的。
这章讲了三个道理,一个是信言不美,一个是圣人不积,一个是天之道。道一定是“一”的,正如儒家也说“吾道一以贯之”,但是为了讲道,总要摆事实讲道理,于是乎,老子为了讲道,就不断要去比喻演绎。在讲这三个道理之前,借这章的文字特点,先有必要说下老子《道德经》的文字之美:
1、 排比与韵律。老子是楚国人,楚国有楚辞,楚国文化非常讲究韵律,又称楚韵,像《离骚》就是可以用来歌的,《道德经》也有韵律之美,甚至我觉得不少篇章也是可以唱的,只是老子相比极致感性的屈原同志来说,他只是借鉴了一些文体,让笃静的《道德经》文字有种美意,而这种美意就是从字里行间的排比、对偶、韵律中体现出来。有些韵律现代人感受不出来,因为很多是楚国方言的读音。在后续的章节中,会有很多这样的排比与韵律,可稍注意。
2、 绝对力量的相对之道。“道”是有无哲学,虽是“一”,又实为二元之论,但是老子讲道,从来都不会像什么今人的“可能”,“相对来说”,“或许”,“差不多”,在很多人看来,道如儒家的中庸一样,应该是一种平衡哲学,讲度讲分寸,但是从来没有人考虑过一个问题:“度”是怎么来的?“分寸”是天然能拿捏的吗?很多年前,我曾跟人探讨中庸,我说中庸绝不只是不偏不倚的中点,它跟道一样,不是无穷的直线,中庸需要端点,这两个端点是什么?是绝对!亦可说偏执。世上的很多事情,不绝对是没力量的,而没力量的东西是探究不出相对的平衡,中庸之道的。于是,且看老子讲道,都是一口闷,绝对一句说到底,不留余地,“不”,“为”是《道德经》最多的字,最讲究相对之道的老子自己谈起“道”来为何如此绝对?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关于绝对与相对本身的绝对相对论,若展开可单独成篇,留一个思考空间。
3、 知一即知二。老子是个演绎推理的顶尖高手,《道德经》的很多篇章都是演绎幻化出来的,很多时候,老子为了作比喻更好的演绎,会通过强大的排比论点来论证我们的“道”,所以事实上,排比的最大好处是,如果其中一个比喻你看不懂,可以看第二个,第二个看不懂,可以看第三个,嘿,只要有一个读懂了,其他不懂都没关系,因为道的主旨与精髓其实已经在你懂的这个“一”里面,其他的只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罢了。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懂点道,就看他能否用同一个道理,可以衍伸演绎解读世间万千现象。知一,原来是如此的美妙。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实对你有用的话都是不华丽的,而听起来很漂亮的话却都是不诚实的。
善者不辨,辩者不善。贤者都是不跟人辩论的,而喜欢辩论的人都不是什么贤者。(注:何谓善者?很多人是理解为善良的人,或者贤人,我觉得“善者”按现代人的通义就是所谓有智慧的人,牛人。)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有智慧的人都不是广博的人,而什么都懂的一定也不是有智慧的人。
圣人不积。圣人是不积蓄东西的。
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圣人如果不积怎么维持存在呢?老子说,他们都是为别人服务而让自己更充有,多给别人帮助而让自己有的更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所谓天之道,就是利万物众生而不害万物众生。这就是老子对天道言简意赅的阐述,没有像我们这些注释者这样那么多废话。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谓圣人之道,就是为万物众生做了很多事情却从来不争。
二、信言不美
如上所述的《道德经》文字特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是典型的排比与韵律之美,充满强悍的绝对力量,又只知其一便知其二。
相对来说,当信言出现的时候,通常伴随着直接的露骨,甚至让你难堪,好话连篇的时候往往都是别人有求于你,可信的成分大打折扣。一样的,高人有些人不善口才,索性不辨,有些善辩的,也怕辩的对象胡搅蛮缠,反而越辩越不知所以,还不如不辨,道是信奉“不言之教”的(四十三章),如果辩了还不如不辨的自明,为何辩?如果辩的对象是不值得辩的,为何辩?如果辩的对错本来就很难分,甚至只是立场,或者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为何辩?
这里的哲学基础是什么?道的哲学,老子都是有参照体的,我常以此触类旁通颇有收获,以作借鉴。老子的参照体,最常用是天地山水。天该下雨就下雨,该刮风就刮风,水遇障则绕,但永远直直的高往低走,大地是沉默的,高山只有俏而直挺,否则就成了宽平的土坡。
传说中的圣人是不会给自己积蓄任何东西的,因为他以无私为私。在《道德经》中,这个摸不着看不见的圣人,我基本上都是将他跟天地相提并论,因为也的确只有天才能跟圣人媲美了。天是无心的,是不仁的,是为而不恃的,是不争的,而这个代表人类最高境界的圣人也是不仁的,是功成弗居,是身退的。于是,他当然也是不积的。这样的人到底有没有,有的,宗教的领袖们都做到了,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等。
这一段老子的起点是非常高的,因为老子一上来就把圣人给抬了出来,连“善者”这个级别都越过了。但是,圣人的确不是人人能当的,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大家天天吃着地沟油,算计着房车,阉割着思想,我想,让大家朝“圣人”看齐是不大现实的。
圣人可以不积,我们是要积的,尤其我们年轻人,积什么?钱财,房子,车子?不是,是经验,是教训,是失败。我们读中国历史,大凡有点成就的人,在年轻之时,绝不是那些肤浅的一味拼命积蓄物质积蓄一时利益的人,他们要么仗义疏财,要么慷慨扶助,大多不计回报甚至义无反顾的帮助或辅助别人。
我们可以不积的是什么?不积我们的想象力,不积我们的才华,不积我们的活力,不积我们的蝇头小利……我们自小就一直受荫于父母亲戚,兄长老师,我们有什么道理刚出社会就去想着积蓄太多?现在的社会,功利的年轻人都不断的如何思考积蓄自己的利益,积蓄自己的所得,积蓄自己的精力,迫不及待的去追求房子,车子这类本不该属于我们的东西,对,多数人都在这样追逐,但是,明白人心里都要明白:这一切都是畸形的,不合理的,是不符天道的。
另一层,即使是圣人不积,既已为人之后他也希望可以愈有,既已与人之后他也可以愈多,愈有愈多后干吗呢?他要继续为人与人。在正常社会里,你不积,一心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别人一定会反过来也帮助你服务你,从而圣人最终达到不积而积,大家一定要明白:圣人不是全然不积,一个丁点不积的人也是无法存续的,圣人只是通过不积让自己有所积然而再为人再与人,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天之道
于是问,道是什么?《道德经》上下两册共八十一章,有帛书是德在前,道在后,也有很多版本是道在前,德在后,学术界至今有很多这方面的考据。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算很重要,甚至是南怀瑾先生说的道经是讲道之体,德经是讲道之用,也可以忽略。无论是道体的本体抽象,还是道用的功用现象,对我们这种一心想做个只是正常的有点生活追求的人说,我们最会问的是:道是个好东西,但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吗?
上天与圣人一样都是不积的,它的出现就是利众生利万物,但是这里极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何老子没有说利而不有而是利而不害?即使是天,利万物也要“有”的,为何?就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跟圣人一样,天也不是完全无私的,它也需要有所“有”,而为什么有所“有”?是因为它要继续利万物众生,没有这个“有”就变成一次性了,这不是利,当然也不是道了。上天下一场雨,它必须要有一阵阳光,让地上的水再蒸发回去,以待来时再下,落叶要归根,归根自会再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