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旧体诗的入门级分享

缘起

两则原因促我写这篇分享:其一,之前有不少身边朋友写过旧体诗,不过给我看了之后都是打油诗,算不得诗,所以一直想写个简短的旧体诗格律规则作分享,引朋友们入门;其二,在各种场合,如微博、博客等看见众人写诗,看了后很遗憾大多也是不懂诗,而目前我在网上看不到非常入门但又相对系统的分享文章,所以斗胆,我来尝试写一篇。

小注
个人真正开始懂点格律是从02年开始,至今不小心也有十年,不学中文、历史、新闻等出身,完全爱好自学,专业科班人士若看到诸多错误之处,还请多多指出,一起将这个旧体诗的入门分享题材完善下,以对未来感兴趣的朋友有所裨益。

大要
何谓旧体诗?一般旧体诗指的就是初唐之后慢慢形规而成的格律诗,至宋代就非常自成体系了,一直到清末民国,旧体诗一直有大量文人还在吟作。现代人写旧体,基本上格律本身还是要照旧,因为格律是旧体的灵魂,但声韵基本已不是古代的声韵,而是现代人的声韵,所以不少人又把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叫“新诗”。不过,在我看来,旧体诗的精髓只在格律而不在声韵,声韵在古代因为方言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故在这,只要是沿用旧体诗格律而作的诗,统称旧体诗,或古体诗。

格律
1、音调
音调即为读音,古人对汉字读音分阴平、阳平、上(第三声)声、去声、入声五部,前面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对应现代读音的一、二、三、四四个读音,古人就读了个入声,什么是入声,入声在旧体诗的意义,在稍后的声韵里再讲。

旧体诗中古人简化了汉字的五部音调,分阴阳平为平声,上去入声为仄声,对应现代读音就是,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2、平仄
知音调即可学平仄。旧体诗分绝句(四句)和律诗(八句),绝句和律诗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要懂平仄,先要从最简单却也最意深的绝句开始。绝句共有四个句型,必须详背:

One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基本型)
Two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演变型)
Three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演变型)
Four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演变型)

3、对粘
以上4个句型,看似很复杂,其实非常有规律,也非常好记,规律就在对粘二字。何谓“对”?“对”就是平仄相对,即一二句之间的前两字、三四句之间前两字必须平仄相对,所以你会发现所有四个句型的一二句,三四句之间都是相对的。“粘”就是平平相粘或仄仄相粘,即在二三句之间的前两字必须平平相粘,或仄仄相粘,同样你会发现上面四个句型都是如此。

故,在第一个基础句型的前提下,将基础句型的每一句放在首句,再牢牢根据对粘原则从而轻易演化出后三个句型。还有很重要一点是,偶句必须是平声,就是说上句起调下句收调。不管上句末尾是平声还是仄声但下句一定是平声,这点注意观察。

记住,旧体诗最忌讳的就是失对,失粘,你在这里就可看出,对粘是格律诗最最基本的规则,犯了这个忌很难称之为诗。

4、相间
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句都是既有仄又有平,这就算平仄相间,没有全平和全仄的诗。所以,如果由五言过渡到七言,也一定是平仄相间,怎么加呢,句型如下:

One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基本型)
Two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演变型)
Three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演变型)
Four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演变型)

有没有发现很简单?就是在上面的五言句型上前面相间加仄仄或平平即可。如果还不明白,建议对照上述说的规则多家观察与吟诵,即可明白其中的规律与美感。

5、细规
如果严格较真平仄来写诗,事实上还是有难度的,最关键是破坏一些用字的美感,为了硬凑而写诗显然不是故人的初衷(但又决不能像现代诗那样完全无规则可言)。所以,古人又定了几点细则:

其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每一句的第1、3、5个字可以既可平也可仄,但是第2、4、6个字必须严格要求,无论五言七言都符合;

其二,忌孤平。指平收诗句中的“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不能为仄声,就是说此时一三五不论失效,因为如为仄声,变成“仄平仄仄平”,整句除了韵脚为平外,只有一个平声,此犯孤平,为诗家大忌!但是“仄仄仄平平”因为两平相连不在这个范式中。

其四,三平调。指的是后三个字全是平声,这在格律诗中是不允许的。比如说“仄仄仄平平”这个句式,第三个字虽然按一三五不论可以圆通,但是这里如果为平的话就是“仄仄平平平”,此为三平调,大忌。

其五,拗救。平仄犯了规则的句子称之为拗句,对拗句进行补救即为拗救。拗救分本句救和隔句救两种。
本句救:如在“平平仄仄平”的格式中,依照“一三五不论”的变通法,第一个字使用了仄声,则是犯了孤平。如果这个字实在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我们可于第三字处用一个平声字来补救。这样,该句便由孤平句“仄平仄仄平”,变成了合格句“仄平平仄平”。

或用隔句救。如在“仄仄平平仄”的格式中,第四字不得已用了仄声(按照“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此处不能通融),可在应句的第三字处用平声字进行补偿。句式便由“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拗句,变更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的合格句了。

6、押韵
这点很多初学不懂诗的人都知道,格律诗是偶句必须押韵的,押的什么韵?通常都是认为是韵母相同的字,事实上古代因为入声的存在,在古人的韵母里很多入声字压根跟现代的字韵母不同,但是也是入韵的,因为我对入声研究不深,早年研究熟悉的时候还记得一些入声字现在都忘光了,不过大家记得古诗词中有些今天看似不入韵的诗,在那个年代是押韵的,因为韵还跟方言相关,在某些方言里入声跟某些字是押韵的。

押韵押在偶句的尾字,此字称为韵脚。事实上,古代很多著名诗人也喜欢将第一句诗入韵,甚至全韵。

押韵注意事项:其一、必须押平声韵,因为偶句末尾必须平声;其二、韵脚必须押在同一韵部,不能换韵;其三,押仄声韵的不是没有,但是极为罕见。关于第二条,同一韵部,涉及韵律书,最知名的就是宋代的平水一百零八韵,就是说,声韵是有韵部的,不像今人,随便找个字,韵母相同就押上去了,古人非常严格。所以,较真起来,现代人写的诗词绝大多数都是不合古韵的。我早年写的一些还遵循古韵,后来实在勉为其难。

7、对仗
关于对仗细究起来又可以单独写一篇,不知不觉写了一个多小时,看来一晚上写不大完,到这里才知道中国古诗还是有那么点门槛的。

所谓对仗,就是完全一一对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了。律诗一般八句,且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什么是颔联,颈联呢?小学课本里我们就学过,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所以律诗有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统统都是八句。但是绝句呢,只有四句,所以区分律诗与绝句,简单说就是句数。不过有些诗人写个绝句,都是一一对仗的,对仗的绝句叫什么?我还真不知道。

8、范例
最后,兜售下我的几首律诗与绝句(平常是从来没人看我的诗的,悲剧)。有几首是有点问题的,为什么让瑕疵存在?一是诗的魅力更在于字本身圆满,规则只是限定的美感之一,即使很多唐宋知名诗人不少名诗也是有瑕疵的,当然,不是我刻意抬高自己~

【奔日】
朗月初灰夜,独奔向日出。生来夸父志,命定浪羁途。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有没有问题?

【无题】
一窗离疏雨,无蕉也瘦鸣。闻闻皆是梦,不敢扰卿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有没有问题?

【二一八绝句】
余夜不深寒,沉足意阑珊。萧萧如是我,寂寂不轻弹。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有没有问题?

【梦】
昨夜缤纷蓬莱中,如云如雾尽朦胧。
陶公劝饮将进酒,太白却思桃源红。
一曲凤歌非只楚,半枝东菊不言穷。
正邀苏子同宵醉,晨点鸡鸣幻影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白”在古韵里是入声,这首问题在哪里?

@2012-04-04 01:26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