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与博,音形相似如此,差异实大。

以前总结过“博”字,而最终让我徘徊良久作出抉择的,可能还是棋经中的“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或许尚缺的正是开篇“博弈之道,贵乎谨严”。

也由此,我的“博”又带有某种“搏”的性质。

喜欢没事观察社会主流群体的背景构成。仔细观察,发现70年代之后这30年是一个很好分析中国社会主流阶层变迁的时代样本。毛时代最大的功劳,可能就是缔造了一个无论权贵平民在物质上都是相对平等的,在精神境界上也差不大多的“平均社会”。这等于说,在最大概率上保证一旦78年的改革大闸门启动,大多数人是完全处于同一起跑线的。

当今社会操控群体,也就主要40-60岁这批所谓既得利益者中,总体上看还是出身平民为多,这也证明了大多数人祖上刨三代基本都是社会下层,平民身份总是起跑的主要标签。关系利益分割中,大多也为后天维系出来。大方向上,奋斗出来的主要有三类:一类依托先天背景的红色平台,二类开放高考科举之后成就的早几批寒门学子,三类改革投机浪淘出的不在少数的各路“枭雄”。

基本上到现在,第一类继续衍生,要么官衍商要么官生官,任何时代王朝的世族大家依然继续,第二类本身优良天赋独木桥拱出来的,应算是社会真正的精英,精英阶层下一代起码会是称职的现代公民,第三类就是富二代富三代的家族演变,或延续辉煌或家道败落。

显然,彼此三类的互动,交媾也是正常的历史发展演变,最后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历史学上的马太效应只会愈演愈烈,什么时候归于平寂什么时候又是一次新的洗牌。

more一个好的国家会不断通过各种制度保证下一代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尽量减少上一代的各种庇护影响,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存在的最大作用之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的土壤是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继承社会,要改变,没人能看到尽头,且关键是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如此。

于是,轮到我们这代竞争的时候,已不是当时完全同一起跑线的竞争,如果还存有跻身主流社会不再愿意做屁民的话,是要慎重考量选择路径问题的。人生就那么几条路,玩权,弄商的门槛壁垒只会越来越高,一般人玩不起,今后难有的草莽暴富故事也只会越来越少,虽然跟其他发达国家比,隐隐觉得还会有最后一个投机、冒险的高潮。而当下背景下,大多数人是要工奴一生的,要争取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就要竭力挤进“马太圈”,怎么挤就是每个人的造化了。

确切的说,是靠某个团队或某个小群体的造化了。不安分的“新时代平民”除了那些天赋异禀之辈,要想拿到点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要么依附攀枝,要么裙带引进,要么抱团合作,无其他路可走。

而我最能做到的,就是选择一个还能令人信任且能看到前景的团队!

不知道为什么在苦恼的二选一之后,还要写上如上的这些文字,或许,我只是借此为自己壮行!

什么样的人最终要归于什么样的平台。有些人安逸安分自然会找到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没什么不好,平淡是真;有些人懵懵懂懂,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坑,那么就随大众的按部就班一个坑一个坑的跳下去;还有些人不安分也好,雄心壮志也好,只为一份自由自主也好,怎么说都是一个别样人就有一个别具的萝卜坑。

既然好不容易觉得这个坑值得一试,就再也不能过多纠结于待遇问题;既然要走创业这条道,有些东西必须要抛舍。不是圣人,得失必然要考量,认同男人未到30之前什么都要敢于折腾一说,拿出一两年时间做一次可能头破血流的尝试,认了!

某人说,革命要有点浪漫主义。我一直在想,人家掉脑袋的事业都能弄出浪漫主义色彩出来,我区区只是为了过上我想要的自由生活自主事业,还不敢拿出点浪漫情怀?那真是太孬了。

不再关注新的机会,接下来应把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项目,怎么样尽我所能把事情做好。是的,贡献体现价值,是时候检验自己能给企业带来点什么价值了。

@2009-05-19 19:27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