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六十七章:老子三宝与天佑慈人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一、原文注释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天下人皆说我的道讲得很大,似乎没有一个可描绘的肖像去描绘它。可正因为道大的无边了,所以没人真正将其描绘出来啊。如果道能被描出一个清晰的肖像,那么其定是个细小之物。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平生有三宝,持有并一直保有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俭约,一个是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慈爱唤就勇气,因俭约有所宽广,因不敢为天下先趋成领袖。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当今的人们舍慈爱而求勇武,舍俭约而求宽广,舍后发而求先发,死亡之路啊。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将慈爱用于战争可胜,用于守卫也能巩固。以慈爱守护自己的人,天都将会救之。(注: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也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二、老子三宝
这一章老子回应了下道的无形之大。人类对一个事物的理解,绝大多数人是受限于我们肉体凡身的器官参数的。比如中国人直到清代多数人都认为“天圆地方”,当时的清代知识分子跟西方传教士们就一个地圆说还要争得面红耳赤,而事实上早在明代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就阐释了西方地圆说,大地是平直的观念在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老子的道在很多人眼里玄乎就在于这里,他把所有东西所有抽象都归为“道”,以致大的无海无边。虽然老子也用过很多具象的东西来形容道,比如水,但水就是“道”的形吗?不足以。

大道隐于无形,它包蕴在一件件一个个离散的独立的事与物中,看似离散的,却又是连续的,看似不关联的,却又是关联的,或者在这神龙见形,到那又无法管窥一二。但是,毕竟,大众是要效法的,“道”具体到人日常的行为准则中去实践,总要有一些可依据的东西,尤其你老子成天喊“道”,那你自己的循道而行的准则呢?这是个所有哲学家或思想家都绕不开去的问题,这关系到知与行的一体性。于是,老子讲了他的三宝,也就是他日常生活中实践的道形:一个慈,一个俭,一个不敢为天下先。

1、何谓慈?慈为何能生出勇?
慈,爱也。这是《说文》里面对“慈”最直接的解释。那么为什么要慈爱?慈爱,爱的是谁?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是怎么存续的?老子认为,不是因为它不想自生,而是只有不自生才能长生。就像天要下雨,云不是它的,阳光不是它的,但是要天继续存在,它必须借助他们,一个能下,一个能收,自己不能自生干预,如果自生干预,世界就乱套了,不久它自己也就不复存在。按现在的话说,一个要做平台的事物,却是完全中心化的,凡事都是自己生长,既是裁判又为运动员,都是不可长久的。以无私成就有私,这是道家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无私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最直接的“长生”,所以,我常说,道家的哲学有一个最根本最核心的目的,没有这个目的跟经济学不是为了稀缺资源优化配置一样,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道”的一切都是为了长生,为了可持续的存在下去!也由此,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门生存哲学,它后来衍变成道教,有无数的道士方士去追求长生不老之药,最后竟然发展出来了炼丹术,虽然在行为上荒唐,但背后的逻辑却并不荒唐。

而作为一门生存哲学,在道家眼里又有个基本原则,就是贵柔。在前面若干章中,有很多篇章都是在讲“贵柔”的哲学要点,但是如果非要一句话来总结贵柔,无非就是:怕死,极其的怕死!这种怕死的心理要贯彻到骨髓里,血液里去,直接烙印到DNA中。那为什么会怕死?是因为觉得自己弱小,弱小到随时会死亡。人类能够存续至今,就在于它的柔弱,它的弱小,但是它又非常的想活下去,于是这种生物千方百计在思考让自己如何存续下来。

因为怕死,人类抱团取暖,形成了社会;因为怕死,人类发现了火;因为怕死,人类意识到婚姻的重要性;因为怕死,人类可以卑微,可以卑微到尘埃里做任何事情;因为怕死,人类最终意识到要让自己生存的足够长足够好,必须要帮助别人,爱别人。人类是因为自私而形成了社会,也是因为大爱而形成了社会。

自私与大爱从来相伴而生,并不冲突。比如因为要让自己的生命得到终极延续,所以所有的生命都无条件无私的慈爱着我们的下一代,不分物种,因为要抱团取暖保卫家园,共同抵御外敌,所以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因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去解决这个社会最切切实实的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去爱自己的用户。即使是我们的朋友,都是跟我们自己相近的,志同道合的人,你是爱着你的朋友们,但爱的更是自我的价值观。

为什么道家提倡不争也不喜欢争?为什么道家提倡处柔弱不处刚强?为什么道家要功成身退?因为争的死亡概率更大,因为处柔弱的人、低调的人不容易被首先杀死,因为极盛即意味着极衰后的凋零,还是一个:怕死。

故,慈也,爱也,爱谁?爱“自己”。但这里,“自己”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除了自我的“自己”,“自己”的属性还包括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爱人,家园等,都是“自己”。当一个自我的“自己”,将他或她甚至它开始归类为“自己人”,慈爱就会产生。所有的慈爱都是围绕“自己”展开。勇气是怎么产生的?就是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事或人受到了伤害,让“我”没法活了,于是勇气作为一种防御本能就产生了。爱的越深,所激发的勇气就越大。如何调动起一群人的“慈爱”,就是要唤醒他们每个人的“自己”。

一个“我”对“自己”的认知越泛义,慈爱的辐射面也会越广。但所有的慈爱都是基于“我”所出发的,大我有大爱,小我有小爱,大我有大勇,小我有小勇。更进一步,佛家的无上悲悯我认为也是从这个“慈爱”出来的,有人说佛家是无我的啊,但事实上这个“无我”只是将“我”赋予到了与宇宙共在的大我中了,大乘的“我”太大了,大到每棵小草,每只蚂蚁,每个生命都含于“我”之中了,于是道的大爱与佛的大悲悯实则是同义的。

另,恐龙为何会灭亡?与其说是冰河世纪,倒不如说是恐龙这种生物过于强大,在他们大脑里没有了恐惧,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地球上至今还进化存续下来的生命,按道家看,这些生命都是最怕死的生命,同时,也是亿万年来,最勇敢的生命。

2、何谓俭?俭为何能广?
在我看来,慈爱是大道本我最直接的体现,它意味着为了保全自己,我们每个人要分外爱惜自己,从而也会去爱身边的人,悲悯身边的人。因为爱一切与“我”相关的东西,于是也会悲悯一切与“我”相关的人或事。慈爱,抑或悲悯,是道家第一生存法则,不为过。

那为何还要俭?俭,约也(《说文》)。俭约的本意,就是要约束,节制。俭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要少,不能多。慈爱,是让自己生存下来,而俭约是让自己能够生存更久一些。有钱了,少花点,就能多花一些时间,有吃了,少吃点,就能多吃一些时间,有力了,少用点,就能多用一些时间…………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一个道理。如此节约了,自然变得广远了。

俭约,依然是完全符合道家哲学的最终目的:“道”的一切是为了长生,为了可持续的存在下去!这是大道俭约的一层含义。另一层含义,因为大道是朴素的,“道常无名,朴”,朴的本意是木皮,也就是说不加任何修饰。在道家眼里,朴才是最符合道的本来面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铺张、华丽、繁缛都是道所排斥的,这样一来,也就只有“俭约”才能符合道家的生存法则了。

3、为什么要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一种生存策略。我们要解决两个疑惑:其一,天下先是好还是不好;其二,敢还是不敢,为什么。

天下先是好还是不好?毋庸置疑,能先当然是好的。人类历史上,科技文明的发展,一定是先到者先受益,落后者被淘汰,这是历来不争的事实。比如,类人猿进化成直立人后,使用工具的慢慢就存活了下来最后就进化成了智人,没使用工具的此后就灭绝了。固步自封,不革新不进取的种族被淘汰乃至灭绝都不是没可能的。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是说不要走在最前面,而不是说走前面不好,要做先驱但不能做先烈。这就是一个平衡问题。

敢还是不敢?人类的科技文明史,的确是非常曲折的,第一个试错冒险的人或群体往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老子的策略是不敢,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试错,但一定要在天下先的这个群体当中,有点跟随战略的味道。老子的道,整体上都是偏保守的,因为上面已强调他所有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永续的生存。所以,道首先必然是风险厌恶者,但又同时不得不是坚定的风险尝试者。

三、天佑慈人
老子本章最后一句,特别又强调了慈爱的威力。他说,战争中,有慈爱悲悯情怀的一方可胜,以此来防卫也更为巩固。什么道理呢?还是一个战争的正义性问题。正义的战争,都是为了“我”而战,为了“我”的亲人、朋友、家园而战,这种因为慈爱悲悯而激发的勇气是可以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的,这是为了生存而战。显然,不管是抗战还是防守,这种军队的力量都是非常强大的。

正义战争,一般都是防守反击者,也就是抗兵相加的哀者一方,老子在六十五章也特意提出: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这种慈爱是一种本能,悲悯自己,悲悯与自己一切相关的东西,当你爱着这一切,你不会觉得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是为了获得什么,要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自己跟自己有什么私与不私呢?这种慈爱可以说极度的自私,也可以说彻底的无私,但这种爱是真真切切的,就像人饿了,自动会寻找食物吃饱一样自然。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所有伟大的慈爱都是最自私的爱,所有自私的爱都以无私的付出作为一种自然的表现形式。天地虽然不仁,但它将所有的生命都看成它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孕育他们,包容他们,无私的供给他们,无怨无悔。所有生命的“父母”也是如此。

天地不仁,天佑慈人,天佑吾身。

@2014-03-16 22:13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