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的知乎问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19836/answer/14390324

这个问题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是扯淡的,事实上的确不少牛人也认为是扯淡的,被知乎给折叠了。显然,马化腾这样级别的人物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而更重要的是,敢于回答和敢于思考这样的问题的人更是无可厚非的。人类如果没有足够的胸襟与胆量来思考这些问题,怎么可能有所突破?

敢于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思考本身的过程就已足够受到尊重。于上第一点,若认为是道貌岸然的心灵鸡汤,无碍。

第二,咿呀学步挡不住即使上帝要发笑的思考,抛个人微渺的几则观点:

1、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一开始的1.0模式,是将信息全面数字化。

1.1将信息载体从固态融化为液态
我将信息载体分为,固态、液态、气态。 信息的固态是哪些?常见的,纸媒包括书籍、报纸、杂志、DM传单、信件等,照片就是胶卷,影像包括录像带,胶片,VCD光盘等,音乐包括卡带,CD等。

1.0模式,信息全面数字化阶段到如今,带来了什么?
首先,Email代替了寄信,这是互联网的全面数字化的第一个大冲击,写信除了复古的浪漫情调之外已完全被抛弃到了垃圾桶,Email营销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成本大且浪费资源的发传单;
其二,网络新闻门户渐渐取代了传统报纸,年轻人买报纸的习惯不再,看新闻都是从互联网门户获取,方便全面快捷零成本,这是世界互联网第一波大浪的起源;
其三,传统书店活不下去了,北京的席殊书屋,上海的季风书园,厦门鼓浪屿的晓风书屋都相继在关门,南京如今的先锋书店不知如何。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改变,电子书的冲击才是主因,还不主要是类似当当网这样的零售模式颠覆。
其四,胶卷带给我们的美好也被扔进了历史,柯达不在,数字照片成了互联网的标配;
其五,数字视频横空出世,一个个VCD,DVD产业相继消亡,而互联网视频网站集体迸发,从长视频,短片视频,微视频……
其六,数字音乐代替了卡带,CD,就不多说了。

互联网1.0时代,仅仅是将以上的固态信息液态化了,将这些“固件”融化掉,都融进了互联网这片看不到尽头的汪洋大海。由此,我们看到的这些固态信息,都似乎变成了水,只要打开互联网的水龙头,它就如此的源源不断,源源不断向你涌过来,将你淹没 ,当开始是池塘,你反倒惊喜,当后来成了海洋,你不时会彻底被迷失掉。

然而,这仅仅就是将固态信息液态化,让信息像水一样无处不在,无缝不来,就已经诞生了雅虎,Craigslist,亚马逊,youtube,Instagram,Spotify……想想吧,一个小小的固态日记本都可以液化成一个强大的互联网分支——Blog产业,一个wordpress一个Tumblr的价值就够吃一壶,还能区别出轻的,重的,抄的打的不可开交。

而有人仅仅是给液态信息做了条引水渠,一个做渠道的,就轻易成为了互联网的No.1,这条最大的引水渠就是Google。

1.2将信息的场景从现实转化为虚拟
什么叫信息的场景?恕才力不逮,还不能够完整而准确的描述。在我看来,更多跟现实空间有关,跟人的交互场景有关,后者包括人与人的交互场景,人与物的交互场景。

比如将地理场景数字化,从而数字地图的无穷玩法就足够让人激动人心,签到只是万千之一的法门罢了;
比如将现实空间增强化,从而诞生的AR会让现实更虚拟,让虚拟更现实,最终的高级AR是,你很难分清现实与虚拟的区别,而事实上,在我看来,本来就没有区别,都是数字,都是01,都是老子所说“道”的有无;
比如将交易场景数字化,从而电子商务顺势投胎问世,金融交易场景显然也早就数字化了,股票、期货实时在线交易等等(固态纸币液化为数字符号也不少时间了,货币数字跟游戏中的虚拟币数字如Q币早就本质趋同了);
比如沟通场景数字化,通讯场景从面对面、点对点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眼睛视像(像素大约为5.76亿的摄像机)沟通,到通过无线信号传播的数字声音,数字影像来传播沟通
比如就餐场景数字化,吃了某家餐馆的饭菜很不满意,我唠叨我咆哮,OK,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下的人们将同一家餐馆的点评信息数字化出来,将历史信息存档分享给后来人,价值信息循环利用,这就是yelp/大众点评。

厨房会不会不再仅仅是厨房,办公室也不再仅仅是办公室,旅游风景区也不仅仅是风景区,所有的场景都可以即时切换又能互相融合,有那么一点像多啦A门的传送门。

而这些所有的数字化,都逃不开空间场景与人与人,人与物的交互场景的结合。

1.3信息是无什不可液化的
问,是不是一切信息都是可以被液化的?个人的思考,目前是:是。而且我的大胆推测,一切信息都还可以被气化。什么是气化信息第二点阐述。

科学上的终极必定是哲学。互联网的终极思考也必然是哲学思考。信息的01,与老子的有无是天然一体的,世界的有无是终极存在,那么信息的01也是终极存在,有01就有佛家的着相,有着相就有形,有形即可液化。用水来比喻信息是最恰当不过的,而道体的比喻最多也正是水。此故,个人坚信是互联网的信息常态即是液态形式。

2、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下一个十年,大致方向在哪里?在我的思考生态中,按以上的思路下沿,同样几点微渺思考:

2.1 互联网1.0过时了吗?
不认为。信息全面数字化才刚刚发展到萌芽期,人类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在各种生活场景维度上纵横向看过去,全面数字化还是初级阶段,即使已有的还远未见底。

所以,1.0都远远不过时。即使已经看来1.0彻底的新闻门户,像搜狐等这种茅坑式新闻聚合门户显然是要被等着革命的嘛。现在有多少人看新闻已经不看门户了而是只通过微博?

在传统信息载体从固态液化为液态这个点上,还有大大的不确定性,仅凭这个方向就不是方向?还应该是大大的升级,优化以及颠覆的方向,只是一般的创业者来革新难度系数极高罢了。新闻是这样做的吗?抛开中国的政治敏感性,我个人心目中的新闻远远不是这样做的。

其二,还有哪些信息连1.0都还没做到?比如室内地图,Google已经逐步在实现了,当然国内还没法使用,各种原因肯定会诞生一家数字化室内地图的公司。中国教科书的互联网1.0都还没升级好吧,很多网站做的都不大好。移动互联网场景的1.0数字化也还有很多可尝试的方向。

其三,互联网1.0会过时吗?我觉得永远不会过时。甚至我认为,互联网1.0比2.0更有生命力,真正互联网的商业化最后将都会集中在1.0模式。在2.2节继续。

2.2互联网纯粹的2.0时代可持续吗?
2.0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因为加入了人的交互信息,主动性,永远的beta。下一个十年,2.0本身作为产品形态会是标配,因为有价值的信息本来就该是交互的,没有交互的信息还能算有价值的信息吗?但是我认为纯粹2.0的平台,是很难可持续的。如果纯粹的2.0,信息都是自由、无私的分享出来的,将本来共享出来的价值信息筛选出来再进行商业利用,好像走不通。

可持续的互联网形态一定要能被商业化,而提供的价值一定是1.0方式提供的,但是确实从2.0的信息交互中摸索成长出来的。无论这里的1.0是通过信息怎样的整合,筛选,再创造,再迎合提供出来,但不能是从2.0的生态环境中出来的源信息。

2.3 信息全面社会化都是为了1.0的服务
由此上述两点,我认为,未来十年,互联网将进入全面进入社会化信息时代,所有价值信息都应该有所交互,从被动进入主动,这是自然而然的。

最大的命题是,怎么样将人脑对所有信息的判断,筛选,评论,看法,问答……统统将他们有机的社会化出来,形成液态信息!无论是在原有的固态信息融化过程中引导,还是在信息场景虚拟化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算法统计,排列,分析出来。

最后,当然就是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对个性化的1.0服务了。也就是说,信息的过程应该是:被动——>主动——>再到被动。被动应该是常态,这是人性所在。

2.4互联网的信息云雨生态
如果信息是液态的,那么它当然是可以被气化的,气化的信息是什么,就是云。现在最成型的云服务公司有Google、苹果、亚马逊,Facebook。一句废话就是,有“云”的公司在后PC时代是最可持续和最有价值的,因为有云就有雨,就有水。

谁最积累了2.0时代的用户数据,包括行为、判断、习惯、筛选等等一系列,那么一旦匹配强大的1.0云服务,那么自然这个生态就建立起来了。

这个云雨生态是动态变化的,液态的水无孔不入,只要创业者有让其蒸发成云的能力,为何就没可能革现在大佬们的命,革未来的命呢?

以上一些无知无畏思考,欢迎讨论。

@2012-05-08 18:55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